新医微讯
都说“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但经常有人不当回事,春季是感冒、肺炎的高发季节,特别是最近流感袭来,很多患者由于感冒进而发生了细菌感染的情况,正在服用抗生素,吃着药喝着酒,健康的红灯已经悄悄亮起来了。
近期,在新医大一附院急救·创伤中心接诊的患者中,就出现了多例这样的患者。他们在服用抗生素时同时饮酒,来就诊时大多病情危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头晕、胸闷、胸痛,血压下降等症状,个别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心肌梗死,经抢救后脱离危险,险些造成严重后果。
那么,服用抗生素期间绝对不能喝酒,是危言耸听吗?吃药后喝酒对身体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
今天在这里全部向大家说清楚。
这些患者中有些喝酒量并不多,但险些造成生命危险,在我们唏嘘之余,不禁会问:是什么原因让他在喝酒并没有过度的情况下酿成严重后果的呢?答案就是双硫仑样反应!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disulfiram)是戒酒硫类药物的通名,又称戒酒硫,常常作为一种戒酒药物被广泛应用。应用本药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反应,以期饮酒者建立对酒有厌恶的条件反射,从而起到戒酒作用。
作为一种戒酒药,双硫仑是安全的,但如果是饮酒引发的药物反应,它可是有危险的!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一周内饮酒,可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出汗和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此表现与双硫仑抑制了体内乙醛脱氢酶等有关,这一组临床综合征的表现被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反应的严重程度主要与接触的酒精量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吸收的酒精越多,个体越敏感,症状就越严重。对于较为敏感的人,或是本身心脏功能就不好的人来说,存在一定危险的,严重时会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双硫仑样反应的机制是什么呢?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酒精(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由肝中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所制约,乙醇先在肝内由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乙醛经乙醛脱氢酶氧化为酸,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而这些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可以与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得乙醛不能迅速被代谢,而在体内堆积,从而使机体产生不适症状。
能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有哪些呢?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较多,常见的是某些抗生素。春季来临流感高发,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大家更应注意!
1.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拉氧头孢、头孢孟多、头孢他啶等(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先锋霉素”);
2.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常常用于治疗牙痛、胆囊炎等);
3.其他抗菌药物: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磺胺类(磺胺甲恶唑)、莫西沙星等。
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如何处理呢?
双硫仑样反应为药源性急诊,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紧急就医,积极处理。
1.就地处理
立即停止饮酒,催吐,有条件时洗胃。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和鼻腔呕吐物和分泌物,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2.一般处理
吸氧、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查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和观察脉搏血氧,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3.药物处理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葡萄糖静点,加入维生素、地塞米松可加速乙醇氧化;静脉注射和滴注纳洛酮可拮抗乙醇作用;H2受体阻滞剂、抗组胺药物可改善症状。
4.对症处理
有胸闷、心绞痛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休克者应补充液体或用多巴胺等升压药;呕吐者可用胃复安。如有严重并发症时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以防双硫仑样反应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为避免双硫仑样反应,饮酒后多久可以使用抗生素呢?
据相关文献报道,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与饮酒的直接相关性可达99%。由于个体差异存在,每个人酒精消除时间不同,但饮酒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越长,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由于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常需4-5天后才能恢复,故双硫仑样反应均集中发生在用药前后3天内有饮酒史的患者。
综合文献报道,为防止双硫仑样反应,对所有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的患者应常规询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酒精过敏史和近期饮酒史, 如患者在用药前7天有饮酒史,应禁用该类药;对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应当嘱其在停药后禁酒时间不能少于7天,一旦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综上所述,一般在饮酒后7天以上可以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抗生素7天以上可以饮酒或含酒精的药物。
总之,吃药喝酒需谨慎,特别是服用抗生素的时候,如果实在记不住上面药名,建议服用抗生素时忌饮酒!
专
家
介
绍
供 稿:急救·创伤中心急诊内科 王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