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技术
救回来了!600公里往返!ECMO团队转运抢救暴发性心肌炎产妇闯过生死关
时间:2024-03-08   供稿:重症医学二科 马晶 通耀威   点击:9

两次往返

2400公里

只为抢救生命……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二科医护团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技术,两次往返600公里外的医院,抢救、留守、转运,成功救治一名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产妇。

这次紧急抢救还要从那天说起:

夏女士(化名)以发热、胸闷气短不适入院,在就诊过程中突发呼之不应、意识丧失,当地医院立即予以气管插管、电复律等抢救治疗,但患者病情仍急剧恶化,反复出现室上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泵入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循环难以维持,生命危在旦夕。

当地医院ICU立即联系新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中心于湘友主任远程会诊,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后,考虑患者系暴发性心肌炎、甲亢性心肌病,目前常规治疗难以维持生命,需借助机械循环辅助装置以生命支持,于湘友主任立即派重症医学二科宋云林主任带领ECMO团队前往当地医院进行生命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

新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二科ECMO医护团队立即携带IABP及ECMO相关抢救设备前往乌鲁木齐市高铁站,经过4个多小时的路程抵达当地医院并立刻投入“战斗”。在与夏女士家属谈话沟通期间,医护人员了解到,患者是产后42天龙凤胎的妈妈,此时如果放弃抢救,年迈的父母不仅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有夜夜哭泣的年幼孩子。面对患者家属的殷切期盼,实施ECMO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后希望。

经床旁超声评估血管条件后,宋云林主任带领ECMO小分队成员迅速为患者实施右侧股动脉IABP置管术,左侧股静脉-股动脉(V-A ECMO)及侧枝循环置管,马晶护士长同时也完成了管道预充,连接体外循环管路及人工膜肺,ECMO顺利运转起来,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终于打通这条守护生命的通道。在IABP和ECMO的支持下,夏女士的重要脏器灌注获得了保证,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ECMO上机只是第一步,之后的管理及原发疾病的治疗也极为关键。在当地医院成功置入ECMO后,新医大一附院医护团队一刻不敢松懈,为保证患者安全,于湘友主任、宋云林主任决定,抽调科室居来提·肉扎洪医师驻守当地医院ICU,做好ECMO管理及监护工作,与当地医院共同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当晚,新医大一附院重症团队与当地医院ICU成立临时救护小组,每小时在微信群里发送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类仪器参数,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时时调整药物剂量和仪器设备参数。经过72小时的支持治疗,夏女士心功能较前有所改善,泵入药物已大幅度减少,应家属要求准备将患者转运至新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二科进行继续治疗。

经认真评估,夏女士病情暂时稳定,可立即转运接受进一步治疗。新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二科立即集结ECMO转运小组,连夜对接转运物资、药品及设备等,制定应急预案,于次日凌晨6时奔赴600公里的当地医院。

到达医院后,宋云林主任、ECMO转运小组联合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将患者安全转运至120救护车上,在ECMO支持下,经过7小时600公里的护航,患者安全转运至新医大一附院。转入后,重症医学中心主任于湘友十分重视,立即组织重症医学二科邀请心血管病中心、内分泌科、肾病科、产科、感染科、营养科等进行多学科讨论,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在ECMO支持治疗第七天,夏女士心功能逐渐恢复,器官功能持续好转,顺利撤离ECMO。经过后续康复治疗,患者目前已好转出院,逐步恢复至正常生活。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简单讲就是人工心肺,其主要功能是代替我们的心肺工作,为原发病诊治及自身心肺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被誉为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神器”。ECMO的娴熟开展及重症患者的整体治疗,需要强大的团队支撑。新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中心ECMO转运团队由重症医生、呼吸治疗师、护理人员等组成,已进行多次ECMO支持下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秉承着“有呼必应,虽远必达”的宗旨,一如既往地为周边及更远地区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重症医学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于1996年成立,是新疆最早建立、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ICU,是新疆医学会危重症学专业委员会、新疆重症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新疆重症医学研究所主任委员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教研室,重症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该中心2011年获得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8年6月获全国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21年获批成立全国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

重症医学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在西北领先、辐射全疆,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专科声誉排行中连续七年被评为西北第一。2016年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集体,2017年荣获国家级“五·四”红旗团支部、2020年荣获“人文爱心科室”荣誉称号。2022年,新疆重症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挂靠该中心。

重症医学中心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发展契机,逐步形成重症医学专业技术特色,提升对全疆的辐射能力。鼓励临床、科研、教学并重,逐步凝炼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汇集医护技精英,本着救死扶伤、服务患者的精神,促进全疆重症医学的快速建设和发展。


专家介绍

于湘友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教研室主任,新疆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新疆重症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新疆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新疆重症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CSECLS)常委等。

多次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新疆医学科技奖,担任《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编委、《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委、《美国CCM杂志中文版》常务编委

宋云林

主任医师、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具备重症医学专科核心技术—ECMO培训师资资格。

兼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重症医学科专家组成员;新疆医学会第四届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新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外科学组CICU协作组委员。

马晶

副主任护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护士长,重症医学科青年文明号号长,从事危重症护理16余年,中华护理学会危重症专科护士,发表论文7余篇,其中核心3篇、省级刊物4篇,参与主编专著1部、参与课题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精神文明标兵”、“优秀青年文明号号长”、“抗疫先进护士长”、“年底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上一条:有望唤醒“植物人”!新医大一附院已经开展这项手术……
下一条:危在旦夕!新医大一附院争分夺秒拯救生命……